童芷苓老師逝世九週年有感
 


               
  今年(2004)七月六日是童芷苓老师逝世九周年的纪念日;最近常和芷苓老师的至友,亦是戏曲界的老前辈谈及芷苓老师时总是无限抱憾,如果芷苓老师是完全退出舞台颐养天年而去,我想这种遗憾不至太大。事实是童师至死对京剧的热情都未减仍未放弃舞台,在病床上仍在为重排<大劈棺>动脑筋,还不时研究新腔 。

  童师的这位至友亦是厉慧良、杨荣环、赵荣琛、关肃霜先生的好友且交情匪浅,说这几位身怀绝技的老艺术家在文革中悻免存活,但开放老戏后未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与尊重,有人说这些老艺术家说是病死不如说是被"气"死的,亦不无道理。常幻想如果童芷苓老师及这几位艺术大师是活在今天中国这较开放、多元化的社会,他们的艺术是否会更被重视更受尊重,更有空间去实现他们的艺术理想?他们会更愉快吗?

  当年童芷苓老师求好心切曾构想在上海电视台录制其剧艺以较优质的作品传世,电视台以资金不足要求童师自筹资金为条件,童师因而气愤作罢留下大憾事。如果当时有 "音配像"的资金只用其零头我想即可促成美事。重排<大劈棺>的构思也是童师在台北及海外已先筹得赞助资金才有所行动,但时不我予留下千古之恨。

  京剧是最重视传承的,而真正能传、帮、带的是京剧的老艺术家们,因为他们经历过京剧的黄金年代,他们的宝贵经验是无比的文化财富,但时间与生命的洪流是可怕的,"抢救"实不足以形容这以"人"为本的传统艺术之危机性。十多年前(1993 年左右)厉慧良先生以要价一万元人民币教一出戏曾轰动文艺 界;黄金有价艺无价的观念是深植老艺人的心中,厉老不是贪财只是不愿贱卖自已一生得来不易的本事,他宁愿免费教儿童票友也不轻易传授专业演员,这也算是给当政者无言的抗议。当时王立军就是天津青年团里给五千自己凑足五千才和厉慧良先生学了戏,当然这价值如今看来是远远超过一万元人民币了 。

  全世界各种艺术的维护保存是和雄厚的财力分不开的,我觉得中国社会随着时代进步应该建立起艺术基金的制度,如等到经济社会成熟再来重视人文艺术生态则为时已晚。在美国联邦、州、市政府都有艺术基金可供民间艺术团体申请,许多大的企业亦有艺术基金可供申请,此项基金有减缓企业税款等好处。美国许多京剧票房社团能长久维系活动并经常演出是和这些艺术基金分不开的。当然这制度必须有完善的配套法规来实施,不可否认现今中国确实所面对的社会问题仍较复杂困难,但这种概念应极早建立进而实现。

  振兴京剧除了影音软件的保存,保护老艺术家使其艺术生命得 以传承、鼓励青年演员让他们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及发展空间,这些实质性的实事现今做的还是太少了。如果我们多关 心现在仍健在的老艺术家们,使其宝贵的艺术经验得以总结保存、延续发展,使青年演员更真切的得到真传,相信京剧的舞台将会更精彩一些;童芷苓老师及老艺术家们所发生的文化遗憾就该会少一些 。文化艺术事业是几世人的事业,这也该是要对得起祖先、对得起子孙的事业 。

 

探藝雜談